新政致深圳無車可賣 國五車加裝DPF到底靠不靠譜?
來源: cnautonews.com 2018-03-29 12:05:50 瀏覽:次
2017年2月,深圳市通過征集各方意見,形成并發布了《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關于重型柴油車執行第五階段國家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通告》(簡稱:《通告》),要求從2018年1月1日起,在深圳銷售、注冊和轉入的重型柴油車(不包括牽引車)應選用安裝DPF的國五及以上標準車型。
《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了解到,與山東、天津有所不同,深圳的重卡用戶對此項規定的發布顯得十分淡定。但令人費解的是,自該政策實施之后,深圳市卻出現了無車可賣的現象,這是為何?“深圳模式”的背后,有著哪些值得探討的問題?
■劍指國五車型 深圳推地方性排放標準
《通告》指出,DPF是處理PM(可吸入顆粒物)排放最常用也是效果最好的裝置。DPF對顆粒物的過濾效率一般在90%以上,部分可以達到99%以上。
與山東、天津兩地要求國三車型后裝DPF不同的是,《通告》明確指出:2017年7月1日起,深圳市銷售、注冊和轉入的公交車、環衛車、旅游車、郵政車、渣土車、班車、校車、機場巴士等重型柴油車應選用安裝顆粒捕集器(DPF)的國五及以上標準的車型;2018年1月1日起,深圳市銷售、注冊和轉入的重型柴油車(不包括牽引車)應選用安裝顆粒捕集器(DPF)的國五及以上標準的車型。
記者仔細查閱《通告》后發現,與山東、天津強制加裝DPF不同,深圳市則要求用戶應選用加裝DPF的國五車型。言外之意是,《通告》并非要求消費者在后期加裝DPF,而是在車輛出廠或者轉入本市之前已經完成安裝。
“這相當于走了一條非主流的技術路線。”貴研催化技術研究院產品中心主任常仕英表示,深圳市要求用戶選用加裝DPF的國五車型,實則類似于地方性“準國六”排放標準,該標準比國五排放要求高,但是低于國六標準。
“不過,從技術層面看,深圳市設立的標準還是具備可行性的。”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黨委書記帥石金介紹說,“之前,不建議國三車加裝DPF裝置,是因為國三車以機械控制居多,且在使用中,高硫油仍占據相當高的比例,這會造成DPF頻繁堵塞和催化劑失效。DPF的再生控制技術要求又較高,很容易造成燒結、開裂等失效,更嚴重的或在再生過程中失控,釀成火災和安全問題。對于國五車來說,由于使用了電控技術,燃料得以充分燃燒,尾氣的黑煙這部分的顆粒物排放影響已經很小,DPF裝置能夠發揮作用,有效地控制顆粒的排放。”
從政策接受度來看,消費者對此次深圳市發布的標準也并未像山東、天津那般出現明顯的反對聲音。對此,聯合卡車卡友俱樂部會長劉顯青解釋道,深圳市要求車輛出廠之前加裝DPF裝置,而不是后期再強制消費者安裝,這項政策的制定是相對合理且人性化的。“選用DPF車輛成本雖然會有所增加,但相比山東、天津的強制性政策,用戶有了自由選擇的權利。”他說。
■多數企業無車可賣 深圳標準讓車企進退兩難
雖然深圳市DPF推行政策沒有產生太多的質疑聲,但卻讓整車企業犯了難。
“國五車加裝DPF在技術上確實可行,但由于沒有給充足的準備時間,導致現在很多企業生產出的車輛無法在深圳上牌。”提及加裝DPF一事,中國重汽集團副總經濟師、銷售部總經理張曉東表達了車企的苦惱,“一輛全新標準的車型,從完成設計到實驗驗證再到最終實現量產,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要求我們從2018年1月1日就開始銷售符合標準的產品,整車企業根本做不到。”
據了解,自2018年1月開始,深圳市未加裝DPF的重型柴油車無法獲取牌照,而加裝DPF的車型短期內又無法供應,致使出現了無車可賣的現狀。
“車企在積極應戰國六標準的過程中,還要針對需求量并不算太大的‘特殊’地區單獨研發產品,這無疑增加了整車企業的工作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產業布局和銷售策略。另外,從深圳目前市場容量上來看,重新申報一批加裝DPF的國五車,用戶是否愿意為成本提高買單還是未知數。”常仕英認為,深圳市出臺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車企的研發生產節奏。
“深圳市2017年2月才面向社會征求意見,7月就執行標準,而車企完成新車測試則需要1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明顯不太合理。況且到了2020年,國六排放標準已經實施,那么現在要求國五車加裝DPF又有何意義?”某重卡企業負責人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深圳市發布的《通告》讓整車企業進退兩難,放棄深圳市場十分可惜,再單獨進行研發又耗時耗力。“深圳市在國家排放標準之下設立地方小標準,并不是明智之舉。”他說。
■政策初衷雖好 做法卻有待商榷
“從節能減排的角度上講,我對深圳市推行加裝DPF政策表示贊同。”在常仕英看來,鼓勵國五車加裝DPF裝置,有利于減少市區的顆粒物排放。“而且客觀來說,如果無法有效控制重型柴油車和大型公交車顆粒物的排放,造成的污染確實不可小覷。”他說。
“在環保壓力下,采取為國五車加裝DPF裝置來推進減排工作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認為這并不是最好的做法。”業內專家張強(化名)指出,目前國五車已經是高標準、低排放的產品,與其讓國五車加裝DPF裝置,不如加強在用車的監管,如今不加尿素的國四車用戶大有人在,各種屏蔽車輛OBD的作弊現象也屢見不鮮,其造成的環境污染是非常惡劣的,如果能夠加大在用車的治理力度,嚴懲這些違法行為,并形成聯動機制,那么就可以用更少的投入取得更好的環保效果。所以說,深圳市另立地方性標準的做法值得商榷,當務之急應將關注點放在在用車上。
張曉東表示,近年來我國排放標準升級的步伐十分迅速,有些地方政府為了響應節能減排的號召,不考慮實際情況,不深入調研,盲目地加嚴標準,導致企業和消費者都難以適應,產生了很惡劣的影響。如今深圳市無車可賣的現象,也值得反思。
2017-07-21
2018-03-26
2018-03-27
2018-03-27
2018-03-27